2024年5月27日,江蘇連云港,志愿者手把手指導老年人學用智能手機、看視頻。圖/IC photo


“反正有時間就看。”


河南駐馬店一位年屆七旬的王女士向新京報記者介紹自己看網(wǎng)絡微短劇的經(jīng)歷。


2020年12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fā)的相關通知指出,網(wǎng)絡微短劇是指網(wǎng)絡影視劇中,單集時長不足10分鐘的劇集作品(下文簡稱為“短劇”,除引用表述)。


王女士與愛人、子女及孫子女一起生活,因為需要幫忙照顧孫子女的飲食起居,她一天拿手機上網(wǎng)的時間并不長,平均每天不超過3個小時(大于1小時),而用于看短劇的時間則不超過1個小時。


但王女士又“經(jīng)常”忍不住一次看完所有劇集,并且嘗試過控制自己觀看短劇的時間,但失敗了。所以,她認為自己屬于“沉迷”短劇的人群。


類似于王女士這樣的案例還很多。新京報新京智庫于2024年11月-12月做的一項老年人網(wǎng)絡行為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54.05%的老年人每天觀看短劇1-2小時,有極少數(shù)(3.24%)老年人平均每天觀看短劇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


實際上,短劇的用戶群體在近一兩年來迅速增長。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CNNIC)2024年8月發(fā)布的第54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下稱“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6月,微短劇用戶規(guī)模達5.76億人,網(wǎng)民使用率為52.4%。


CNNIC是工信部直屬科研事業(yè)單位,每年發(fā)布兩次該報告,而短劇用戶數(shù)量的統(tǒng)計情況還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該報告中。


短劇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給不同人群帶來了不同的影響,對于老年人的影響也在最近一年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超一半受訪老年人每天看短劇1-2小時


與王女士不同的是,北京的辛女士則要花更多時間用于看短劇。


辛女士與王女士年紀相仿,前者每天有1-2個小時在看短劇,每天用于上網(wǎng)的時間也更長,前者是平均每天4-6小時,后者是1-3小時。


辛女士上網(wǎng)的花樣也更多。除了看短劇,她還玩網(wǎng)絡游戲、看新聞資訊、社交互動/即時通信、收聽音樂/戲曲/廣播,以及一些其他的日常工作處理。而王女士除了看短劇,其他的活動還有看網(wǎng)絡視頻(包括短視頻)、看網(wǎng)絡直播和網(wǎng)上購物。


新京智庫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每天用于看短劇時間在1-2個小時的受訪老年人超過一半,為54.05%。還有15.86%的受訪老年人看短劇時間超過2個小時,其中,3.24%的受訪老年人看短劇時間超過4個小時。



老年人為什么會這么喜歡看短劇,甚至有的“沉迷”短???


辛女士認為,因為看短劇方便,在手機上就能看,操作簡單。看短劇內(nèi)容滿足她的情感需求,有共鳴;看短劇的過程還能讓她感覺輕松、心情愉悅。此外,看短劇也有一定的社交意義,即能夠讓她在與朋友或家人閑聊時,可以討論一些短劇的劇情所需,從而增加社交話題。


天津的宮先生則認為,看短劇能幫助他排除生活中的壓力和煩惱。年紀相仿的宮先生也是與愛人、子女和孫子女一起居住,每天用于看短劇的時間是2-4個小時。


杭州的邢先生看短劇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短劇內(nèi)容質量好,制作水平高”。邢先生是一位接受過大學本科以上教育的退休人員,他甚至會付費觀看短劇,因為“劇情引人入勝,忍不住想繼續(xù)看下去”,同時也是因為他覺得有些短劇制作比較精良,想支持創(chuàng)作者。


重慶市電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影視藝術系主任劉帆告訴新京報記者,短劇其實就是幾年前流行的爽感網(wǎng)文的影像化產(chǎn)品。隨著社會內(nèi)卷所帶來的壓力,娛樂形態(tài)的多樣化導致了今天社會娛樂休閑活動呈現(xiàn)出兩個特征,即碎片化、移動化?!岸虅【褪怯狭诉@些人的這種傾向?!?/p>


劉帆近一年來在觀察研究短劇,他發(fā)現(xiàn),看短劇會讓人覺得確實非常爽。因為短劇的節(jié)奏非???,情緒只給爽感打點。短劇類型有霸總的、復仇的、逆襲的、隱藏身份最后揭秘打臉的等。這些類型的短劇迎合了社會壓力需要得到宣泄的欲望,這種情感的強刺激能夠迅速火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這也得到了調查的印證。新京智庫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選擇觀看短劇的第一大原因是“看短劇方便,在手機上就能看,操作簡單”,比例達85.76%。第二大原因是“看短劇,能夠讓我感覺輕松、心情愉悅”,比例是67.31%;第三大原因是“短劇內(nèi)容滿足我的情感需求,有共鳴”,比例為48.87%。



選擇其他原因的還有“短劇內(nèi)容滿足我的興趣愛好,能了解一些知識”,占比39.16%;“短劇內(nèi)容質量好,制作水平高”,占比36.89%;“能夠滿足幫助我排除生活中的壓力和煩惱”,占比35.28%,“滿足社交需求,與朋友或家人討論劇情,增加社交話題”,占比25.89%。


以《閃婚老伴是豪門》為例,該劇講述離異的石小秀為救落水小孩,弄丟女兒圓圓,此后一邊獨自撫養(yǎng)兒子李大鵬,一邊尋找女兒。該劇于2024年8月初上線并迅速獲得了廣泛關注,該劇獲2024年8月DataEye百強熱劇短劇熱力榜月榜第20名,9月則晉升至月榜第5名。


在2024年11月DataEye短劇熱力榜中排名居首的《賀總,你家萌寶五行缺錢》也是一部表現(xiàn)突出的300多集的短劇,月熱力值超3300W。


DataEye的文章分析認為,2024年11月短劇新品榜TOP20中,“萌寶+玄幻”題材占了5席。這兩個題材的主要受眾就是“有錢有閑”的中老年人群,組合后對用戶來說也更加吸睛。


“沉迷”短劇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需重視


隨著短劇在老年人群體中的流行,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加入了這一新的娛樂潮流中,其影響也逐漸呈現(xiàn)出來。


王女士覺得觀看短劇,對她的日常生活的確產(chǎn)生了一些影響,比如她的日常娛樂生活更豐富了,同時緩解了一些日常壓力,還幫助她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生活的孤獨感。


負面的影響也在慢慢凸顯。辛女士介紹,雖然看短劇填補了她的一些空閑時間,讓她的日常娛樂生活更豐富,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生活的孤獨感,但她同時也反映觀看短劇使得她的身體健康出現(xiàn)一些問題,如頸椎疼痛、眼睛疲勞、手關節(jié)疼痛等,同時還影響她正常的日常的生活或工作安排,比如減少了與家人或朋友的交流。


天津的宮先生也反映,看短劇使得他的作息變得不規(guī)律,到了熬夜的程度,身體健康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頸椎疼痛、眼睛疲勞、手關節(jié)疼痛等。


這反映出長時間上網(wǎng),尤其是經(jīng)常忍不住一次看完全部劇集的老人健康受到影響已成為一種較為常見的現(xiàn)象。


從宏觀上來說,看短劇對老年人的影響是積極和負面影響兩者兼有。新京智庫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超六成(65.37%)的老年人認為短劇填補了他們的空閑時間,超過六成(65.05%)的老年人認為短劇讓他們的日常娛樂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也有超過六成(63.43%)的老年人表示,觀看短劇讓他們的心情更好、更輕松。另外,接近一半(46.60%)的老年人也認為短劇緩解了他們的日常壓力。



但調查問卷結果也顯示,超過一成(11.97%)的老年人因為觀看短劇而導致作息變得不規(guī)律,甚至到了熬夜的程度。超過兩成(20.06%)的老年人表示,觀看短劇導致他們的身體健康出現(xiàn)一些問題,例如頸椎疼痛、眼睛疲勞、手關節(jié)疼痛等。還有一成多(11.33%)老年人表示觀看短劇有時會讓他們感到焦慮和疲憊,同時也有少部分(11.65%)老年人認為影響他們正常的日常生活或工作安排。


而長時間上網(wǎng)對老年人的健康的確有較大影響。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超六成(63.84%)的老年人偶爾感到身體疲勞或視力問題,說明長時間上網(wǎng)對老年人健康有一定影響。還有部分(17.26%)老年人經(jīng)常感到身體疲勞或視力問題,這部分老年人的網(wǎng)絡行為則需要引起重視。


為了避免因長時間上網(wǎng),看短劇導致健康出現(xiàn)問題,老年人也在嘗試控制自己觀看短劇的時間。王女士說,她嘗試過了,但失敗了。北京的辛女士,天津的宮先生也都結果一樣。


新京智庫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雖然有超過一半的參與調查人員沒有嘗試過控制自己觀看短劇的時間,但也有逾三成人員嘗試過控制自己觀看短劇的時間,最后失敗了,只有16.5%的參與調查人員成功了。



王女士便想著用其他活動來替代自己觀看短劇的行為,她希望社會或社區(qū)多組織戶外活動、興趣班學習或其他活動,同時她也希望子女能夠多抽點時間陪陪他們。


王女士的想法也是社會主流。新京智庫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超八成的參與調查老年人希望找其他活動來替代自己觀看短劇。這些“其他活動”最主要的又是希望“社會或社區(qū)多組織戶外活動、興趣班學習或其他活動”,占比近八成,成為眾多參與調查老年人的首選。


第二選項是“多和身邊的朋友交流、出來活動”,接受調查的老年人中有77.35%選擇了這項“答案”。還有逾一半的人員也選擇了“讓子女多陪陪長輩”。另外,還有六成多的老年人希望“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中老年人不要過度沉迷”。



短劇市場發(fā)展已不可逆


“沉迷”短劇除了對老年人健康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付費模式也有爭議。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大部分老年人對短劇的消費并沒有感到明顯的壓力。具體來看,65.52%的老年人選擇了“完全沒有負擔”,認為短劇的消費金額很少或在可接受范圍內(nèi)。這表明,對于大多數(shù)老年人來說,短劇作為一種日常娛樂方式,其花費并不構成經(jīng)濟負擔。


但與此同時,也有29.66%的老年人選擇了“偶爾有負擔”,認為在某些情況下,短劇消費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壓力。比如,北京的辛女士在最近半年內(nèi)為1-4部短劇付費了501-1000元。


在近一半付費觀看短劇的老年人中,其中三成多的老年人僅購買了1-4部短劇的觀看費用,一成多老年人為更多的短劇觀看支付了費用。其中,8.41%的老年人支付了5-8部短劇的觀看費用,3.88%的老年人支付了9部以上的短劇觀看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半多(53.07%)老年人沒有為觀看短劇而付費。



即便是為短劇付費,大多數(shù)老年人(61.38%)最近半年內(nèi)所支付的金額在101-500元間,還有約3成老年人的消費金額在100元以下,只有不到一成的老年人在近半年內(nèi)支付了501元-1000元來觀看短劇。這說明老年人對短劇的付費意愿可能并不高,或者愿意支付較高費用觀看短劇的意愿不高。


這種消費水平自然也就讓大部分老年人對短劇消費沒有感到明顯的壓力。具體來看,有六成半的老年人認為自己“完全沒有負擔”。這表明,對于大多數(shù)老年人來說,短劇作為一種日常娛樂方式,其花費并不構成經(jīng)濟負擔。


但隨著投資方的涌入,微短劇行業(yè)競爭激烈,如何盈利也是投資方關注的焦點。


艾瑞咨詢的相關報告分析指出,短劇的商業(yè)變現(xiàn)模式主要有四種模式,即廣告營銷、付費充值、版權分賬和電商帶貨。其中付費充值是短劇能夠直接從觀眾獲益的手段,因為很多短劇都采用了前面一定劇集免費,到了一定劇集后就開始收費的模式。


該報告指出,吸引用戶付費的主要原因在于情節(jié)扣人心弦,好奇后續(xù)劇情內(nèi)容,由此可見劇情“鉤子”能形成足夠的付費動機,而埋“鉤子”對微短劇的付費轉化也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劇情制作/演員演技,劇集定價能接受等,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用戶付費決策過程。


此前有媒體報道,一些短劇在付費觀看模式上存在設置消費陷阱的嫌疑,甚至有法律漏洞。


以2024年11月初上線的《愛你像心跳難觸摸》為例,該劇在上線后3天的話題度即破10億,品牌人群資產(chǎn)數(shù)據(jù)回流1個億。上線第7天,全網(wǎng)話題度破12億,充值金額直奔1500萬。


這只是短劇快速發(fā)展的一個縮影。據(jù)相關行業(yè)機構預估,2024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guī)模將達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0%;而內(nèi)地電影全年總票房收入預計為470億元。


“微短劇的市場規(guī)模已經(jīng)超過電影票房,這是大勢所趨,這個大勢幾乎是不可逆的?!眲⒎f。電影業(yè)想要在將來再度特別輝煌是不大可能了,因為觀眾的審美、心理結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此外,短劇內(nèi)容質量參差不齊,一些劇集雖然吸引了大量觀眾,但其制作水平較低,情節(jié)過于戲劇化,甚至存在惡俗的內(nèi)容。


劉帆表示,短劇制作還是要警惕刻意庸俗化、強刺激,刻意的情感沖擊投喂,這樣會影響一代人甚至更多人的低水平審美、低水平娛樂和低水平追求。“這個特別值得注意,因此在審核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要多下功夫,要注意‘三低化’傾向?!?/p>


圖表數(shù)據(jù)來自新京智庫《2024老年群體網(wǎng)絡防沉迷調查報告》,本次調查報告有效樣本為1080份。


新京報記者 肖隆平

編輯 柯銳

校對 吳興發(fā)